【576青年】生如逆旅,一苇以航——邹祺:《看见》思想的本质

发布者:团委通讯团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次数:129


本站讯(团委通讯团  钟晨珏 袁林供稿)

你的左瞳,是烈火,

眸中无限道金丝向着太阳飞。

你的右瞳,是星辰,

眼中盛满银波坠落星光点染远方。

在晨曦的微光中,

倒映着瑰色的梦想和

湛蓝的希望。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年轻就要给自己一次拼搏的机会,我愿以梦为马,驰骋九州。”和许多优秀的人一样,邹祺也有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信条。

思之以学

邹祺照例出现在图书馆的长廊下,青砖倒映出他挺拔修长的身形,学自动化的理科男也有一个瑰色的文学梦。对同时担任团委通讯团副团长与15级自动化1班班长的他来说,生活的挑战从来不算什么,年轻就应该多拼搏。

都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他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的修缮自己,他喜欢有规划的生活。每天会准时起床,还会把室友一个一个叫醒,避免上课迟到,所以室友常常认为他很—啰嗦。在班上,他热络而活跃,热心帮助每一位同学,常常是活跃班级气氛的主干。

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进入大学以来,邹祺收获到了很多,获得了优秀团员、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以及三好学生等诸多荣誉。他成绩优异,2015-2016上下学年以及2016-2017学年均获得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并在2015-2016学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中,他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在宜春学院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荣获二等奖。他参加了宜春学院团校第八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并获得优秀学员,参加了2017年宜春学院青年英才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结业。如今他依旧泡在图书馆,为考研做准备,每天三点一线,看似单一无聊的生活,但是他坚信,只要学习到位总会有回报。



学之以做

2016年,团委通讯团实践部成立。由于在办公室的优异表现,邹祺带着老师殷切的希望,从办公室转到实践部开始了他新的征程。

“我们就像是在沙漠中寻找知识的绿洲,汲取每一滴经验的甘露,盛于干瘪的水壶中。”对于邹祺来说,实践部作为一个新成立的部门,无疑是陌生而宝贵的。每一次活动开展之前,他都会找到部长,主席反复的交流,反复的确认,实在不明白的也会去向老师请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也曾迷失在繁忙的洪流中,但是,责任和信念,是他坚持的动力。

他也不会忘记上个学期参加大骨班的时候,作为班上的组织委员要肩负起表演节目的重担。白天,他奔波于课堂与图书馆之间,晚上便准时来排练舞蹈,因为没有老师指导,他和成员们只能照着视频学着去跳,坚持与汗水终也幻化成一个个鲜红的奖章。那天晚上,邹祺与他们队员的一舞seve点燃全场的气氛,无愧他们的努力。

邹祺说:“我每天都在思考,我还可以变得更好!”



做之以立

“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军魂,似钢的坚,像火般燃。”

今年530日,邹祺参加了宜春学院团校2017年“青年英才”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在井冈山体验了三天红军的艰苦生活。他们来到井冈山的坝上村,让他的记忆尤为深刻的是模拟红军的反围剿战争,一身藏青色的红军衣袍,一把小米步枪,背着一个30斤的炸药包。没有茂密的树林,只有俨然错落的屋舍,他们开始与“敌军”的比赛。我方红军有8人,敌军有80人,背着一身装备在山间开始了激烈的比拼。五月的尾巴,已是炎烈的夏天,山间地险,走山路就是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从没走过山路的他也在爬山时摔了跟头。阳光直射,快速奔跑让体能快速消耗,一滴滴汗水从脸颊滑落,瞄准、射击。8个人配合默契,也可以书写自己的荣耀;8个人势单力薄,却也可以力拔山兮气盖世。以8个人胜80人,他们也感受到红军作战时的智慧和勇气。虽然在这次比赛中,他不幸眼角受伤,但是,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这点痛算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血红的旗帜印在了邹祺的眼眸里,藏青的军装点缀着信念,在历史上熠熠生辉,草鞋的粗糙磨破了他的双脚,却磨不破如火般焚烧的革命热情。“不忘先辈之奋斗,吾愿践行而立之。”

邹祺喜欢《看见》中的一句话:“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他曾在日记里写着:“我喜欢看见一切春华秋实,不愿双眼蒙尘洗不清一世污浊,走在人生道路的两侧,一遍播种一遍收货,待到松枝向阳,我也可回想,哦,原来我也曾在这留下过我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