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学生通讯员 孙佳晴)蝉鸣渐起,暑气渐浓,当夏日的风拂过熟悉的街巷,“返家乡”的号角已悄然吹响。
家乡是成长的起点,是魂牵梦萦的港湾,更是蕴藏无限可能的实践舞台。这个暑假,我们再次背起行囊,回到那片承载着记忆与温情的土地——去看看家乡的新变化,去听听父老乡亲的心声,去用在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为社区服务添一份力,为乡村振兴献一份智,为家乡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24动医1班万人廙
工作岗位:社区服务中心
日常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协助整理居民档案、登记疫苗接种信息,还参与了社区老年食堂的餐食统计与分发,偶尔会陪同工作人员上门走访独居老人。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琐碎与重要。每一份档案的准确录入、每一次耐心的政策解答,都关系着居民的切身利益。从前总觉得家乡变化不大,真正深入其中才发现,整洁的街道、便利的服务背后,是无数基层工作者的默默付出。这次实践让我更懂家乡,也更明白“奉献”二字的分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
23旅游管理2班申笑慈
工作岗位:跟队实践人员
烈日下,我与农民们一同劳作,汗水浸湿了衣衫,但内心的充实感却愈发强烈。在除草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识别杂草,并掌握了合理使用除草剂的方法。这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技能,也让我对农业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劳动,我更加珍惜粮食,也更加坚定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决心。
在除草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了任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药学院
23药学1班李烨开
工作岗位:政府党政办志愿者
办公室作为运转枢纽,事务繁杂却不容轻忽。从文件收发、电话接听、会议记录到档案整理,每一项工作都需严谨细致。尤其难忘协助筹备会议与接待群众来访的经历:准备材料需反复核对,确保万无一失;面对群众诉求,耐心倾听、准确记录、及时转达成为基本素养。这些具体而微的事务,锤炼了我一丝不苟的责任心与高效务实的行动力。
更重要的是,身处党政办,耳濡目染间深化了我对“服务”二字的理解。前辈们处理繁杂事务时的沉稳从容,回应群众关切时的真诚耐心,都生动诠释了何为“群众路线”。这种工作氛围让我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核心在于心系群众、服务于民,需时刻怀揣热忱与担当。
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24级护理1班陈铱萍
工作岗位:导诊台
这几天的工作期间,在导诊台的工作让我体会到耐心和细心最重要。每天面对不同患者,需快速准确指引就诊,协助解答疑问,是连接患者与医院的重要纽带,协调顺畅才能帮助患者顺利就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4级播音高若雅
工作岗位: 敬老院爱心志愿者
此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沟通”的真谛。作为播音学子,我原以为语言艺术重在技巧,但俯身倾听老人回忆往事时,才明白真诚的陪伴远胜华丽的表达。当看到张奶奶因一首老歌展露笑容,王爷爷紧握我的手连声道谢,那些瞬间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专业价值在于用声音传递温度,以行动化解孤独。作为共青团员,“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此具象化。老人们对亲情与尊严的渴望,让我深感青年责任之重。未来我将继续以专业所长回馈社会,让“尊老敬老”的美德通过青年的行动生生不息。
经济与管理学院
23财务管理4班罗沐阳
工作岗位:财务部助理
从预算编制的全局考量,到报销审核的细致严谨,再到数据复盘的总结沉淀,每一步都锤炼了我的专业技能。同时,与团队并肩服务“返家乡”活动,传递“爱心、服务、责任、奉献”,让我懂了财务工作不仅是数字核算,更是实践价值的支撑。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成长,深耕专业,用财务力量助力更多有意义的实践,让青春在服务与担当里闪光。
马克思主义学院
24思政2班武肖彤
工作岗位:文联办公室
我的工作主要是协助整理文件以及参与一些简单的宣传活动。起初,这些工作看似琐碎,但每一项都需要高度的细心和耐心。这让我明白,政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整体的运行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这种凝聚力和归属感让我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我对家乡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政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有了更多的敬意。
外国语学院
24英师3班的曾婷芳
工作岗位:托管志愿者
这次志愿活动主要是为了解决暑假"学生无处去、家长看护难“问题,切实服务青年职工现实需要,提高干部职工生活品质。我主要协助班主任老师看管现场纪律辅导小朋友作业以及手工课堂等。在这次志愿活动期间,我收获了很多小朋友的笑脸,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小朋友的思维模式和我们的有很多不同之处,需要我们从他们的视角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我获益良多。
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24数应2班喻凯怡
工作岗位:宜春市宜丰县黄岗镇
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让我跳出了“旁观者”的视角,真正以一份子的身份参与到家乡的日常里。原来家乡的变好,从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就藏在弯腰的瞬间、递出传单的掌心,藏在每个普通人愿意为它多花一点心思的善意里。离开时,街道似乎比来时干净了些,偶尔能看到有人主动把垃圾投进分类箱。原来我们做的事,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哪怕波纹微小,也在悄悄扩散着力量。
从校园到故土,把书本里的知识,变成田间地头的实践,用镜头捕捉街巷新颜,用文字记录乡音故事。返家乡的意义藏在每一次俯身倾听里,这份实践让青春与乡土相连,既见证了家乡变迁,更懂得了“担当”二字的分量——原来反哺家乡,从来都在每一份具体的付出里。
编辑:李昱辰
一审:甘点江
二审:汤林海
三审:张 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