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团红 实践红 | 他们在赣鄱大地上讲好红色故事,以青春之力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发布者:赖涛发布时间:2025-07-07浏览次数:11

本站讯(学生通讯员 陈赛)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引导青年学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筑牢信仰根基,以青春力量赋能红色美丽乡村发展,近日,宜春学院团委“红蕴宜丰青春行,薪火相传践初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宜丰县芳溪镇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通过红色研学、理论宣讲、田野调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实现从学习者到传播者、调研者到建设者的角色跨越,践行青年的时代责任与担当。


探寻英雄故里,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首站,团队成员怀揣崇敬走进熊雄故居。榕树苍翠,兰草亭亭,“信仰之火,熊熊不息”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似乎在无声述说着这位革命者的峥嵘岁月。故居内,熊雄烈士生前所用钢笔、笔记本等遗物陈列其间。成员们驻足凝视,认真聆听讲解,学习熊雄烈士投笔从戎、救国救民的生平事迹。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让这位革命先烈的英勇形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在正屋后的“培兰书室”,带队老师为团队成员讲授了一堂鲜活的“思政课”。他以介绍熊雄烈士的生平为引,深刻阐释了传承革命先烈精神的时代意义,勉励大家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血脉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芳溪镇红色粮仓内,团队成员指着屏幕上的熊雄画像问道,话音刚落,几句稚嫩童声传来:“我知道,他是熊雄”“他是这里的大英雄”。

这是一群年龄参差不齐的小娃娃,大的有十余岁,小的只有六七岁,他们趁着暑期来此研学,但对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故事只是略有耳闻。怀抱着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坚定信念,团队成员围绕当地的革命历史与熊雄的生平事迹,给他们开展了一堂红色主题教育课程。从“传承者”到“讲述者”,团队成员全力以赴,动情的讲述让熊雄的故事深深刻印在孩子们的心里。

其实在宣讲开始前,他们就已经做了数天准备,在讲解水平和理论提升上下足了功夫。

 “这次活动让我感触颇丰,特别是有小朋友分享董存瑞烈士的革命故事与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时,我真正明白了红色教育的意义所在——它不是简单的历史复述,而是让信仰的种子在新生代心中生根发芽。正因如此,芳溪镇的红色记忆应该永远流传下去,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学习并实践其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永远对党忠诚。”活动结束后,宣讲队员分享道。





深挖红色资源,赋能乡村发展


以了解当地红色资源利用情况为主题,团队成员在芳溪镇开展多次调研,受访成员范围之大,从数岁的小学生到八十余岁的老年人,从当地居民、游客到村镇干部均有涉及。

调研过程中,乡亲们对当地红色资源的开发体会深切:“这些东西(红色资源)给我们带来了好处啊,路翻修了,基础设施变好了,我们还有了工作的地方,现在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有外地人来旅游。”

当地村干部也表示下一步会加大红色资源开发与当地特色产业如毛竹、猕猴桃的结合程度,形成“红色旅游+产业建设”的模式,以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沧桑砺洗,曾经在这片土地播下的红色种子,现在正以深厚的革命历史为根基,以不朽的先烈精神为枝干,成长为支撑当地振兴的参天大树,其繁茂的绿荫泽被着今日的芳溪,累累的硕果滋养着发展的新篇。

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投身乡村一线,在探索当地红色历史的过程中,深入解读党和国家为乡村振兴擘画的宏伟蓝图,用青春的声音传播红色故事,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日后,团队成员将会继续秉持初心,当好红色文化的“代言人”“扩音器”,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广袤乡村的振兴热土上,于薪火相传中书写时代答卷

编辑:李昱辰

一审:甘点江

二审:汤林海

三审: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