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团红 实践红 | 扎根红土十余载,一心为民谱新篇——庙前村书记凌新明的乡村振兴路

发布者:赖涛发布时间:2025-07-06浏览次数:10

本站讯(学生通讯员 李昱辰)75日,宜春学院“红蕴宜丰青春行,薪火相传践初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宜丰县芳溪镇庙前村,专访驻村第一书记——凌新明,挖掘“红色名村”背后的故事。


 “建设文明乡村,是保障村民美好生活的前提!”凌新明说道。作为党员干部,他坚守在乡村振兴一线十余载,始终以民生为己任,为改变村子贫困落后的形象,不辞辛劳,前往多地进行考察,毅然决定全面打造现代化绿色乡村。



 “我们从重建基础设施,到树立优良家风,乃至宣扬红色文化,村子焕然一新,这便是我们的初心!”在凌新明等历届村干部以及村委会的努力下,庙前村上下同心戮力,探索出了一条真正符合本村实际,具有特色发展的道路:以“党建+企业+贫困户”的模式,深耕特色农业种植产业,并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红色文化旅游项目,二者有机结合,将庙前村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名村”。



乡村振兴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凌新明在改革初期也是屡屡碰壁。面对村民的不配合,不理解,甚至于反对,凌新明坚持以身作则,亲自对村民进行劝说,为村民们规划美好未来。建设过程中,凌新明作为一名党员,往往身先士卒。在开垦荒地,铺设道路等现场,总有他埋头苦干的身影。同时,他大力兴办企业,创立了“知青食堂”“特色蜂蜜”等特色品牌,拉动村子经济,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不仅留住了村内青壮年劳动力,也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认同感。


如今,庙前村正在逐步焕发活力,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改天换地。凌新明的无私奉献,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已然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一抹优美的风景线。夕阳下,他不禁感慨:“我在任上近二十年,得到的这番成果,算得上不辜负村民的期望和党员的身份,临近退休,希望后续的青年才干可以接替我们的工作,真正扛起乡村振兴的责任”。



凌新明用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而作为当代青年,宜春学院学子将坚定理想、艰苦奋斗、抓住机遇,舍小我为大我,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扎根基层、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编辑:李昱辰

一审:甘点江

二审:汤林海

三审:张  峥